对恋爱与婚姻的抽象观察

日记

年龄渐长,自我开始毕业工作不觉已有数年,同龄人陆续开始步入婚姻殿堂,家人偶有旁敲侧击,网络也在不时推送。听闻身边不少恋爱故事,也经历过一些偏执,对此我其实或多或少还是会有些迷茫,同时也抱着比较强的谨慎,这方面就一直没能更进一步。

想来在深圳这座复杂城市,有时可能也需要魔法对抗魔法,从一个理性的角度去拆解它,然后再各个击破。在各类社交软件冲浪观察许久,借此有了些自我定位和选择方向。或许可以针对这方面做点小小的总结,于是也就有了这篇东西。

理想的状态

最初的一个迷茫点在于,什么是爱情?谈恋爱又在谈什么?也是我琢磨许久的话题,最近也逐渐变得清晰。

说到爱情,就如《霍乱时期的爱情》所描述的各种交往状态,更多的是其感性和不可捉摸的一面。从理性角度去观察,爱情是人类的情感的一类,最初是两个人的生理冲动和精神共鸣所带来的吸引,然后在彼此的好奇与探索、深层次的理解与接纳之间,爱情也由此萌芽、生长起来,慢慢地构建起一个属于两个人的恋爱共同体。

从每个人的独立性出发去看,这样的恋爱共同体,更多时候是作为一种信仰而存在,并不会改变人生来孤独的本质,但能滋养彼此变得更好。作为其中个体,保持完整自洽、平等独立的姿态感觉挺有必要。在这基础上,接纳彼此的孤独、着眼当下、保持进步、相伴成长,会是一种更好的状态。

对于爱情的维系而言,其实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土壤,因而在这恋爱共同体的感性之间,需要带着一点理性的内核,各自肩负起各自的责任,以“合伙人”的姿态共同面对生活,遇到问题可目标一致地沟通解决。两个人有着相似的愿景和发展目标,彼此努力维系着一个持续稳定的土壤,让这土壤逐渐肥沃,慢慢地也有了进一步的持续培育、开花结果的机会。

好的恋爱需要专注,于世界而言,人不过沧海一粟,但个人的选择其实没有尽头。人生而有涯,弱水三千,更需要的是只取一瓢,安心好好饮这一瓢。珍惜彼此,细水长流,也如许嵩《尘世美》歌词中的一句:“缓缓流淌的爱,芳菲不尽”。

宏观视角的过渡

身边同龄人陆续面临的催婚压力,背后其实隐隐约约也带着某种“使命感”。我的成长环境也算正在经历着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认知经历数轮刷新,不可避免正在面临着某种割裂的状态。深深感受到一点是,我们这几代人,承载着一个从传统的“封建大男子主义”,到“现代化的家庭关系”的一个过渡过程。

如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描述到的,这样的“使命感”也在于,让家族“人丁兴旺”。通过多生孩子、投资教育等方式,期待着发家致富,带挈其他家族成员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夫妻相处模式,更多时候是服务于封建时代留下的宗族观念,女性在家族的视角,也是一个依附于男性的姿态存在,更强调维系家族稳定的一点纪律感觉。用费老的话来说,“夫妇之间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见的现象”,这与西洋家庭以夫妇为中心、构建“生活的堡垒”的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传统的婚姻模式,男性被赋予了一个“家庭顶梁柱”的角色,女性则是一个放弃自己追求、一切围着家庭转的“相夫教子”角色。现在看来,这俩角色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或多或少都带着一些压迫与剥削的成分。在男女受教育、赚钱发展等机会相对要均等不少的现代社会,类似的传统观念也面临诸多挑战,同龄人中恐婚恐育的思潮,除了经济低迷缺乏信心的影响,还有一大部分正是来源于此。

看过的一部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也给我带来了一点这样对传统婚姻模式的反思,这部剧的一个主线,在讨论关于“家庭主妇”角色的价值实现。借助于特殊的雇佣关系设定,引出关于恋爱与婚姻所要面对的种种现实问题。当一位女生成为一名“家庭主妇”,她所带来的劳动价值与获得的回报,实质上并不是太对等。主妇为家庭付出巨大,但就回报而言,只是日常的生活费,以及来自“一家之主”的爱与肯定,外加一点亲情的连接,生活质量如何,几乎取决于丈夫的观念和心情。

当然了,人类的感情本身,并不能量化成简单的数值比较,热恋阶段的两个人,由于爱情的感性与激情成分,这里的不对等会被蒙蔽。鉴于爱情本身不稳定的要素,当激情褪去、生活走向平淡,这样的不对等逐渐转化为各种各样的现实矛盾暴露出来,进一步伤害原本在情感上的联结。

“以爱之名的价值剥削”“以爱之名的价值剥削”

解决这样的矛盾,伴随着上述的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需要从原本以男性为中心,依附于宗族关系的“树状”结构,慢慢转向男女独立、共同面对的“原子共同体”结构;从基于“老一辈说的就是对的”,转向基于“理性讨论和批判思考去分对错”的状态;从传统的强调“纪律”的关系,转向现代化社会更强调的“自由”与“爱”的关系。

于上一代而言,这个过程更多只是实现了经济层面的一个独立,但在文化的层面,无论话语体系、个人、家族的信仰啥的,潜移默化中还在继续着传统的模式,因而家长对我们这一代人仍会抱着“尽快结婚成家”的预期。上一代人在25岁甚至更早就已开始结婚生娃,但对于我们这一代而言,25岁的年纪,早早毕业出来摸爬滚打的选手还在摸爬滚打,本科专科生毕业工作算刚刚淌过浑水,硕士刚刚毕业开始面对社会,博士等还在为进一步突破而奋斗着。

梁永安教授在《阅读、游历和爱情》聊到女性在25-30岁年纪所面临的婚育与事业的两难问题。在我看来对于男生其实差不多,25岁也是差不多开始自我有所觉察的年纪,事业上还在一个基础的认知、财富等方面的积累阶段。对于养育孩子,就原子共同体的模式而言,并不算着急。估计也差不多得 30+ 的年龄,各方面都在稳定状态,才好去考虑婚恋方面的计划,在此之前就不需要为此太过焦虑。在这个视角,男女其实都是在一个战线的。

这里不可避免会面临一个两代人间的观念冲突所带来的压力平衡话题,毕竟改革开放至今也没有很多年,虽然经济层面大家已走向温饱,迈入小康水平,但很多东西还在缺位状态,这也是需要一代代人去接力和建设的地方。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视角观察,到了我们这一代,逐渐从关注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慢慢转向关注一个“爱与归属”的需要。当然不排除有的家庭早已完成了这里的过渡,有条件去支撑更高层次的追求,就不是我在这里想着重讨论的话题了。

现实差距与权衡利弊

虽然不想讨论这个话题,但其实还是需要我们面对。伴随着改开几十年来的高速发展,财富各自积累,不同人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发生了许多认知之外的分化。不免这里会带来比较大的“阶级差距”,伴随着立场与价值观念的不一,对于婚恋而言“门当户对”思想也非常地深刻。尤其在深圳,无房的深漂人士和有房乃至于N栋房收租的群体,生活状态有着鲜明的差异,同时也伴随着一点“深二代”标签与各类刻板印象的产生。

《花束般的恋爱》 (剧透警告) 的男女主我感觉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在大学时的两位,对于文学电影音乐等的喜好奇迹般的相似,可谓人们常说的同频文艺青年状态。后面的很多无奈,很大程度也是生活所迫所暴露出的现实立场与价值观念不一所带来的。

女主从小到大衣食无忧,男主家境并不算宽裕,现实方向的选择也有着比较大的不同。面对现实的压力,一个在坚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个在责任的驱使下,在加班之间,一步步被社会的成功学思潮同化,两个人也就在渐行渐远,让人唏嘘。

当然并非说现实毒打就一定会导致这样的分道扬镳,更多取决于双方对待现实的态度,对于电影所表达的(尤其是打塞尔达那段)来看,他们俩并未比较好去正视他们两个人的现实差异,彼此其实都不太愿意与对方沟通和妥协。或者大胆地说,他们从认识开始就没有妥协过?因为彼此出现得实在是太恰恰好了,以至于恋爱中最大的心愿只是 “和你维持现状”,然而这每时每刻都在流动的时间,并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那现状的保持,又何以谈起呢?

现实还是有些残酷的,在社会的毒打下,面对这样的问题,人们也容易流于条件上的权衡利弊,还有一些企图通过婚恋跨越“阶层”的各种精心算计。我所看到的,大部分的考虑点在于身高、颜值、年龄、学历、工作收入、家庭条件、买房买车计划等等方面。以此对应演变为各类择偶条件的要求、年龄差距、学历 c9 211 985 硕博海外留学、年薪 xx 万以上、在深有房等等 balabala,不得不说,看多了让我有些麻木。

放下利弊权衡

某天看到一段话深思蛮久,大致是说,两个独立的个体在一起,只是因为爱恰好发生,而非权衡利弊的结果。想到网络与现实的各种各样权衡利弊,在麻木中的我,好像又被点醒了一下。

找对象更多关注目标和方向,纠结于某一时刻的结果比较,倒是不太必要。比如说兴趣爱好与同频,大致是某种相似的文化语境,创造沟通桥梁,在沉浸投入中感受的爱与共鸣;然后就是结合各种现实因素影响下,考虑两个人的未来应该怎么走向,在世界无常变化之间,能让爱能持续发生。我想这才应该是权衡利弊的真正目标所在,或者说其实本来就不需要太纠结这样的“权衡利弊”?

权衡利弊影响比较大的点,主要在于定居买房、以及个人财务、还有未来规划方面的考虑,更深远的人际、权力等关系,其实对普通人而言纠结不了太多。金钱不过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一种,更需要关注的是钱用来做什么,光看绝对数字意义不大。于我而言,从一个小镇一路做题出来、没什么家底的深漂码农视角出发,背后所关注的问题,其实都有些解决思路。

关于买房定居,背后更在于一个稳定的居所,以及教育医疗等资源的分配方面。当房价高到一个离谱的程度,投资房产缩水的背景下,再看来好像也并不是那么必须,何况结婚乃至生娃养娃,当下离我还是有些遥远… 那么租房可以是一个选择,在能力范围内找到居住舒服的房子,再买个小电车作为代步,把活动半径扩大到整个珠三角,满足走亲访友自驾旅行的需要。

个人财务方面,即使在深圳这一高消费城市,生活成本其实都还好,本身我物欲不高,不刻意去控制,大头支出主要在房租方面,总体大概算稳定;偶尔入一些大件数码产品,然后再负担一小部分老家的生活压力(目前还不需要负担)。这些在当前不考虑买房的前提下,也算能有些结余。

考虑经济下行,以及未来风险方面的控制,在理财方面,走一个稳健的风格。参考孟岩的四笔钱思路,首先防御性地给自己和爸妈买好保险,应对可能突发大额支出的情况;然后在可能花钱的各个长期短期目标划分好,放入合适的地方让其适当地有些增殖;最后再留一小部分,做一些博长期收益且能忍受亏损风险的投资。攒下来差不多是一个数,未来再看情况变化而调整,无论是要退居二线养老,还是真的深圳上车买房,或是想做些什么事情,都能有一个灵活操作的空间。

在未来规划方面,当下经济的低迷,除了做好手头工作,好像也很难做些什么。也如前文说到的,恰是25-30岁的年纪,重心可以放在技术学习、工作内外的成长、让知识与财富稳步积累,在这之间也保持对社会的观察,看能否发现一些潜在的机会;同时注意健身锻炼、试着发展一些兴趣爱好,保持身心健康。考虑到短期 & 长期的规划,我估计也是更合适在大城市奋斗,结婚乃至生娃方面都不会着急,更多会倾向于自然的水到渠成。

由此来看,关于自己的买房定居、财务风险、未来规划等方面的焦虑也各有其所,各类现实问题都在理性层面一一打通。以此节省下的时间精力,可以支撑自己去做更多发自内心的自由探索,或许也可以给我接下来的生活加入多一些“爱”的成分。

总的而言,我对于恋爱不会排斥,当下先把自己照顾好,剩下的就交给缘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