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工具的态度
日记
开放的互联网对我来说一直都充满着魅力。一直觉得,互联网的各种开放协议设计得十分精巧,很多东西都恰到好处,就像邮件、日历、RSS订阅之流。大学两年来,我接触的最多的也是它们,于是乎对于身边事物的追求,也有类似的近乎极致的强迫症,很多东西都希望向着某些极致的标准去设计。
大概也是如此,一直以来我对于工具、对于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一块似乎都带着一种莫名的执念。在看《Learning How To Learn》的时候,我遇到一个叫 Anki 的记忆工具,发现这个工具所带来的便利,我为此疯狂了一段时间,仿佛一切的学习,都应该是围绕着艾宾浩斯记忆曲线间隔重复的记忆。后来遇到了一个名为 MarginNote 的软件,看了介绍,并因为它能够自动制作 Anki 卡片而有所期待。但因为这软件只能在 Apple 的平台下运行,一直只能干巴巴地看着。
最近终于攒够零花钱,入了 iPad + Apple Pencil,搞上了 MarginNote 3 的试用,几天内刷了好几章的 CSAPP,的确舒爽。在这过程中,也把 Evernote,OneNote,Reeder 等东西也一并安了过去。通过 iPad 和触控笔,我也开始体会到这一系列设计的及其人性化的工具的便利,但对于它们的使用,似乎还是有那么一些迷茫。
在工具的不断切换中,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关注重点是不是有点偏了,我追求的应该是某个工具或者某种标准吗?
直到遇到这篇知乎的回答,了解到「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的概念和流程,在我心中这一系列工具各自的定位,突然也清晰了起来。为什么marginnote没有Windows版? - 夏暮的回答 - 知乎
KM比较复杂,又分别有信息抓取、信息的组织、信息的存储、知识的内化,这四个环节可以实现。我对这四个环节依次举出一个例子:Evernote、thebrain、onenote、anki,印象笔记的功能无需多言,onenote是功能最强大的电子笔记软件,而anki则是目前最火的记忆软件。thebrain相对冷门一点,但它是组织能力最强的的信息管理软件,没有任何其它软件可以实现像thebrain中的信息节点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且在视觉上表现出来,它去中心化,又能打破层级的限制来设置关联。组织这个词本身带有一点半自动化的意味,而thebrain就如它的名字,做出了活的有思维的笔记软件。
回想起来,刚刚经历的这个过程,大抵也类似于我过去在纠结“什么编程语言最好”的话题时,遇到前辈王垠的 如何掌握所有的程序语言 一文,并读起了《七周七语言》的那段日子。王垠前辈的文章强调,学习编程语言,语言特性是编程语言的精髓所在。那些不分场景地宗教式说某种语言最好,在这看来,不过是一种肤浅的态度。
这时我也想起了发生在前几周的一次蛮有意思的蹭课经历:某天我在网上闲逛,在 焦建利教授的博客 中意外得到了一次蹭课的机会,我翘了原本的公选课,去上这门 《学习科学与技术》 课程。这次课的话题的是时间管理,焦老师从时间管理的本质的角度出发,引用了许多视频材料,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介绍,阐述了琐事与重要的事情的关系,向我们强调了时间管理的本质 — 事务管理,明确了 “按心中的重要程度排优先级” 的基本方法,最后引出了 Google Calendar 工具,以及在大陆围墙内的替代品「365日历」工具的介绍。
我自己虽然用了很长时间的 Google Calendar,但也从未像那天晚上如此清晰地感受这样简单直白、直戳核心的时间管理的思想。在此之前,我在慢慢适应、依赖、体会 Google Calendar 的时候,仅仅是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这不由得也让我想起了使用工具对人的影响的话题。
毫无疑问的是,人在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之中也会被工具慢慢塑造。“为了利用技术的力量,我们付出的代价是疏离”。这是我在尼古拉斯·卡尔的《浅薄》看到的一句话。我们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可能疏离了一些不利的甚至危险的因素,但也可能疏离了被我们忽略的一些重要的东西。现实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提笔忘字”了。也正如麦克卢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评价任何一项新技术,或者一项新的进展,需要对所失和所得具有同样的敏感性。我们永远都不应该允许技术的荣耀蒙住内心的双眼,完全无视我们自身某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将陷入麻木状态的可能。
类似于我目前在使用 RSS 阅读器订阅信息源的做法。通过RSS,我得到的是:在不失去时间的主动权、以尽可能少的大脑任务切换的条件下,快速地获取与筛选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我疏离的,则是与大部分信息源的直接接触,也许也少了更多的可能性。鉴于此,为了发现更多潜在的收获,有空余时间的时候,我还是需要在它们的原始来源的地方多逛一逛作为补充,同时也通过一些推荐类的信息源,让自己的视野延伸得更广一些。
那些开放协议的设计者们,在设计的时候,也是尽可能追求极致、让它恰到好处,但它的“恰到好处”可能只是针对它所想要解决的领域或者需求的,若自己对这个协议的定位的理解出现偏差,也许用起来就不那么“恰到好处”了。事实上也不可能有一个东西可以在方方面面都能做到极致,必然会有所取舍和侧重。
结合上一篇博文的思考,也许,工具对于我们来说,始终处在的应该是一个辅助的地位。搞清楚一个工具适合做什么,理解它的设计哲学,学习其中传达的思想与解决问题的方式,以此打开自己的视野,并将这种思想为自己所用;在这同时,利用工具的强化属性,强化我们自己在对应方面的能力。我们在享受工具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依赖它的过程中带来的疏离,不能一昧地迎合和依赖工具的设计,蒙蔽了自己的双眼,不知不觉把不该交的地方也交了出去。